【名医推荐】秋冬如何养阴——何传强主任中医师

作者:         发布日期:2022-10-22 字体:【大】【中】【小】

推荐专家:何传强

主任中医师

江门市名中医

鹤山市中医院副院长

鹤山市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坐诊专家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分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门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江门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副主委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人们在欣赏秋天美景的同时最关心的养生保健话题成为热搜,秋冬季节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养生保健呢?来听听江门市名中医何传强主任中医师推荐的养生保健食疗方。

根据中医四时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冬季节,应该注意润燥养阴,通过内养来对付外邪,所以说养阴是秋冬养生的根本。“阴”是身体功能产生的基础,如“血”、“津”、“精”等都属于“阴”的范畴,好比汽车要加油才能发动,身体精华物质就是这个汽油,少了油怎么跑得远。

那秋冬怎么来养阴呢? 

一、调理好脾胃

脾胃虚的人,可以早晚喝粥,最简单的大米或者小米粥,晚上清淡饮食,将脾胃养起来。五谷之精,最是养人,养脾胃。

二、饮食养生

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白萝卜、白梨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肺,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三、运动养生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爬山、打太极拳、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

四、药膳推荐

针对广大市民朋友介绍几款秋季养阴健脾润肺的养生食疗药膳。

1、沙参陈皮粥

原料:沙参15g,陈皮5g,粳米100g。

做法:1、将陈皮切末备用。先将沙参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中煮粥,粥成时加入陈皮末。

功效: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

2、陈皮秋梨银耳羹

原料:雪梨2个、银耳25g、陈皮3g、枸杞5g,冰糖适量。

做法:1.干银耳用温水泡发,待泡发后摘除蒂头,切小,备用。2.雪梨去皮、去芯,切块备用。3.将上述材料放入锅中加上适量水,用大火煲开后加入枸杞,转小火熬至粘稠即可。

功效:滋补生津、润肺养胃、止心烦,适用于津少口干、咽干,上焦火旺。

3参麦冬水鸭汤

材料:沙参20克、麦冬20克、石斛20克、生姜3片、水鸭半只。(2人份)

做法:将水鸭焯水,药材洗净,以上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慢火煮至肉烂熟,适量盐调味,食肉喝汤。

功效:养阴益胃,生津止渴。

适合人群:脾胃阴虚者。常见烦热汗出、嘈杂不适,饥不欲食,唇干鼻干,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质嫩红,苔少,脉细。

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三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鸭子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与上述药材同煲清润滋养,补而不燥、清而不淡,特别适用于脾胃阴虚者食用。

4百合麦冬养阴润肺粥

材料:百合10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川贝母3克,粳米5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冰糖。

功效:麦冬凉润,既能养阴润肺,又能降逆下气,润中带补,为滋阴降逆止咳之良药。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咯血等效果佳,同时麦冬对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也有明显的疗效。


专家介绍

姓名:何传强

职务:副院长

职称:主任中医师

简介及专长:江门市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江门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门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副主委。内科、儿科临床经验丰富,注重中医药对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擅长肿瘤、心血管、呼吸道、胃肠道、肝胆道、泌尿系统等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门诊地址:鹤山市中医治未病中心大楼二楼名中医工作室(2)

出诊时间:逢周二、五上午

诊室电话:0750-8860162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