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这个让许多老百姓都闻之色变的名词。我们知道癌症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治疗方案——介入治疗。许多人可能听说过介入治疗,但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和困惑。那么,就让我们带大家简单了解下肿瘤诊疗的介入治疗。
一、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学是介入放射学的重要部分,它以影像诊断作为基础,通过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利用导管、穿刺针和其他介入器材,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说通俗一点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通过导管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平时经常听到的冠脉支架、脑动脉瘤栓塞等均属于介入治疗范畴。
二、肿瘤的介入治疗有什么优势
治疗费用较低,微创、安全以及疗效好,尤其是对于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通过肿瘤介入治疗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肿瘤位置,有助于快速去除肿瘤,获得更好治疗效果。动脉灌注化疗也是介入疗法的一种,治疗期间产生的全身毒副作用非常小。
创伤小,恢复快。介入手术属于微创技术,一般穿刺伤口只有一个长约1毫米的小“针眼”,患者术后最快1小时就能可起床活动,8小时后恢复到术前水平,恢复较快。出院后一般没有特殊注意事项,对工作、生活影响小,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最大程度减轻了家属的护理难度。
疗效明显。介入治疗可以将化疗药物直接送至肿瘤病灶,发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通过血管栓塞治疗可抑制肿瘤发展,使其缩小,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
副作用小。由于介入是将药物直接送至肿瘤病灶,所以减少化疗药物对其他器官的损害。对机体整体伤害小,并发症少、全身状况恢复快。
准确性高。在医学影像设备精确引导下,可实现准确定位。
三、临床应用
1、肝癌,介入治疗大有作为
我国是肝病大国,许多肝癌患者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所以肝癌的介入治疗,可以说是集结介入治疗所有手段之大成,既可以精准打击肝肿瘤细胞,也可以针对肝癌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有研究报道,肝癌患者通过局部的介入治疗配合全身靶向免疫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肝癌介入治疗的方法很多,包括消融、经动脉的化疗灌注及栓塞。通过TACE(经动脉化疗栓塞)栓塞动脉血,供肿瘤动脉血管,让肿瘤缺血性坏死,这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金标准而被写入指南;第二是直接将把化疗药打到肿瘤里面去,把癌细胞毒死,还有一种是把消融针插进肿瘤以后把它烫死或者冻死。这些都是肝癌介入治疗的“法宝”。
2、结直肠癌,为肝转移患者带来生机
结直肠癌也是我国的高发肿瘤,许多患者首次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根据研究数据报道,发病时已有1/4的患者出现肝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但这部分病例中10%~20%可通过介入参与的转化治疗实现再次手术切除。其他无法手术者可通过系统治疗甚至多学科的联合局部介入治疗、放疗等,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
3、梗阻性黄疸,让“小黄人”不再“黄”
梗阻性黄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继发出现的胆红素升高引起的黄疸。黄疸会影响病人的肝功能,一般梗阻以后一个月内病人的肝功能就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病人有胆道感染,可能在24小时内就引起死亡。所以梗阻性黄疸发生后,黄疸的治疗是第一位,肿瘤的治疗是第二位。针对梗阻性黄疸本身,介入医生可以用一个支架把狭窄的胆道支撑起来,甚至直接放一个胆道引流管,把胆汁引流到体外或直接引流到肠道内,从而解决胆道的梗阻,纠正黄疸。
4、小支架大作为,不再让人“饿死憋死”
中晚期食管癌、肺癌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梗阻在临床中也是非常常见的。许多食管癌患者到了晚期因为肿瘤的生长导致食管狭窄或者梗阻。而所谓“人活一口气”,肺癌等引起的导致气道狭窄的患者,却因喘不上气给活活憋死。介入治疗让这些患者不再饿死、憋死,我们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解除狭窄,就能让患者照常吃饭,正常呼吸。同时也可以置入空肠营养管,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不至于营养衰竭死亡。
5、小小输液港,肿瘤化疗更容易
对于有些肿瘤患者,需要长期的营养支持和化疗,长期的静脉输液,会导致局部血管的硬化、静脉炎等并发症。不想反复被扎针,可以进行中心静脉给药,输液港就是其中一种完全密闭的输液系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比如肿瘤患者化疗,营养不良患者的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等)。具有感染风险低,方便患者,减少穿刺血管的次数,保护血管,减少药物外渗的机会,维护简单,使用期限长(最长能达到40年)等优点。此项技术已经在许多医院开展成熟,作为中长期输液患者的首选。
6、栓塞止血,挽救出血带来的生命危险
随着肿瘤的增大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有很多肿瘤患者会出现出血的情况,比如鼻咽癌引起的鼻出血、肺癌引起的咯血、巨块肝癌引起的破裂出血等,许多患者因为出血量较大不适合再进行手术干预,这个时候微创介入的方式就非常有效。可以通过介入栓塞堵住出血血管进行止血。
四、鹤山市中医院开展的微创介入项目
1、肝动脉化疗栓塞、灌注。
2、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
3、腹腔动脉及分支等治疗。
4、髂内血管分支包括子宫动脉等治疗。
5、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
6、食道、胆道支架置入术。
7、实体肿瘤穿刺活检术、消融、穿刺抽液。
8、输液港植入术。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派驻肿瘤科专家简介
翁勰
职称:肿瘤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职务:肿瘤科副主任
简介与专长:第七届羊城青年好医生、 广州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癌防治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治疗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癌MDT专业委员会委员、 华人专科医师协会会员。先后在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和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科从事肝胆胰肿瘤诊疗工作,2013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深造,师从国内著名肿瘤消融治疗专家陈敏华教授。医疗特长:肿瘤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尤其对肝胆胰肿瘤的综合诊治(包括微创消融治疗、分子靶向药物、血管介入等综合治疗)和慢性肝炎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处置有丰富经验。
出诊地址:门诊综合楼一楼118诊室 电话:8860181
出诊时间:逢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科室地址:住院楼四楼肿瘤科 电话:8869028
刘新会
职称:肿瘤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职务:肿瘤科副主任
简介及专长: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羊城青年好医生,现任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广州抗癌协会青年理事、广州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委员兼秘书、广州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15-2018年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医学院研修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项美国、中国国家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在《Oncogene》、《Cancer Letters》、《Cancer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医疗特长:主要从事各种恶性肿瘤规范化综合治疗和科学研究,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疗等治疗,并尤其擅长各种肝胆胰相关肿瘤的综合治疗,并以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为主要研究方向。
门诊地址:门诊综合楼一楼118诊室 电话:8860181
出诊时间:逢周四下午
科室地址:住院楼四楼肿瘤科 电话:8869028
供稿:肿瘤科专家翁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