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重建血液透析患者“生命通道”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9-25 字体:【大】【中】【小】

近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成功完成一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中心静脉造影+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更换术,为一位86岁高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解决了血管通路问题,重建了患者的“生命通道”。

患者陈婆婆,维持性血液透析1余年,1月前透析时发现导管流量欠佳(180ml/min以下),同时出现导管大部分脱出并感染,不能继续应用该导管进行血液透析,遂住院择日行长期透析导管置换术。血液净化中心龙超主任、骆韵静医生会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结合医院派驻专家汪晓娟博士详细分析病情后,决定行DSA下中心静脉造影+右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更换术。

9月20日上午,龙超主任、骆韵静医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在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下,为陈婆婆行DSA下中心静脉造影+右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更换术,术中造影发现透析导管尖端有纤维蛋白鞘形成,造影剂不能从导管侧孔和尖端溢出,且导管位置过高,遂予DSA下透析导管更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成功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达到220ml/min。

▲术中造影发现造影剂不能从导管侧孔和尖端溢出,且导管位置过高。

▲退管造影发现导管尖端有絮状物漂浮,考虑纤维蛋白鞘形成。

▲调整导丝,顺利进入。

▲重置导管,突破蛋白鞘,导管尖端到达预期位置,见造影剂从导管尖端溢出。

▲术后第二天顺利透析,流量达到220ml/min。

该项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院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血管通路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果血管通路出现问题,则无法完成规律透析,面临着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DSA下能直接定位透析导管位置,能很好避免导丝导管误入其他静脉及穿出血管,DSA下可视化精准操作,可提高置管安全性及手术成功率,避免导管异位、心律失常、导管尖端不到位导致的功能不良等并发症,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术置管方式。

鹤山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设置血液透析床位30张。该中心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原装德国劳饵双反渗水处理系统及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机、血液滤过机等设备,为患者提供一流品质的超纯透析用水,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业务。

END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