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年,今年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主题确定为“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是实现消除疟疾的关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应提高对输入性疟疾的认识,高度关注从疟疾高度流行区回国人员,做好输入性疟疾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早治疗。
一、什么是疟疾?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疟疾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四种。
二、疟疾的流行因素是什么?
(1)传染源
现症病人(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疟原虫血症)和带虫者(无临床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出疟原虫),当其末梢血液中存在配子体时即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有三种:蚊传疟疾、输血疟疾、胎传疟疾。其中,蚊媒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① 蚊传疟疾
蚊媒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疟疾是重要蚊媒传染病,按蚊是传播人疟的唯一媒介。在我国已知的56种按蚊中,其中有5种被证明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即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和日月潭按蚊。
② 输血疟疾
一些低疟原虫血症者虽常规血片检查阴性,但输血后仍可使受血者感染发病。
③ 胎传疟疾
带虫或患疟的孕妇疟原虫可通过有损伤的胎盘进入胎儿,或在围产期通过羊水、产道损伤进入有损伤的胎儿体内,引起早产、流产、死产或新生儿疟疾。
(3)易感人群
人体对各种人类疟原虫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
三、疟疾常见症状有哪些?
周期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四、预防是重中之重
1、控制传染源
根治疟疾患者及带疟原虫者。
2、切断传染途径
灭蚊、防止被蚊叮咬。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活动,可穿长衣长裤及涂抹驱避剂以防蚊叮咬。
3、保护易感人群
化学药物预防。
防蚊小妙招
其实除了蚊香外,也有些简单有效的防蚊小妙招哦!
1、茶叶
将晒干后的残茶叶燃烧,可以驱除蚊虫。
2、艾草
艾草是天然的驱蚊药,可以用艾草叶煮水擦拭身体,蚊子闻到艾草的味就不会咬;也可以种植一盆艾草放在窗户上以驱赶蚊虫;而将艾草和菖蒲泡水来拖地,也可起到驱蚊的效果;还可以学习古人,在家中点燃艾草即可驱蚊。
3、干橘皮
室内点燃干橘皮代替蚊香,既驱蚊,又能消除异味。
4、草药驱蚊包
用艾叶、金银花、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能和中固表,驱除蚊虫。将以上中药研磨粉碎,装入透气布袋中即可使用,可达到驱蚊、清热解毒的作用。因为都是发散刺激性物品,孕妇注意不要离的太近,以免芳香物品刺激,影响胎儿。
2020年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 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和出汗。
2、疟疾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3、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4、派驻疟疾流行区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指导团组做好疟疾防护,并及时诊治可能的疟疾患者。
5、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6、医务人员应注意输入性新冠肺炎和输入性疟疾的鉴别诊断,对确诊的疟疾患者应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WS/T-485-2016)给予规范的抗疟治疗。
7、疟疾患者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