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梁代医家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记录:“白头翁,一曰野丈人,一曰胡王使者,一曰奈何草。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处处有。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故以为名。”
基本概述
中药白头翁,别名为老翁须、白头公、白头翁草、野丈人、胡王使者。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一般为春季以及秋季采挖,除去叶及残留的花茎和须根,保留根头白色茸毛,去净泥土,晒干即可。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和作用,属于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可治疗细菌性痢疾、鼻血、痔疮出血等疾病。
中药小故事
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不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根本无钱求医问药。这时,一位白发老翁刚好路过他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询问完病情后说道:“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过不多久,白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数日后痊愈。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就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那位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
典籍记载
1、《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
3、《本草经疏》: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
4、《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
5、《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
6、《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
主要功效
1、热毒血痢
本品苦寒降泄,专入大肠经,能清热解毒,清泄湿热,散瘀化滞,凉血止痢,又善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对热毒血痢和湿热痢疾均有较好的疗效,为治痢之良药。
2、阴痒带下
本品性味苦寒,又具清热燥湿之效,亦可用治下焦湿热所致之阴痒、带下。
药膳推荐
1、黄连白头翁粥
材料:白头翁50克,黄连10克,粳米30克
做法:(1)将黄连、白头翁入沙锅,水煎,去渣取汁。
(2)将锅中加清水400毫升,煮至米开花,加入药汁,煮成粥,待食。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2、白头翁薏苡粥
材料:白头翁20克,苡仁25克,梗米50克。
做法:白头翁煎水去渣,将汁与苡仁、梗米同煮为粥。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适用于口周皮炎。
注意事项
虚寒泻痢者慎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