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苦参苦寒,具燥湿止痒利尿之效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6-25 字体:【大】【中】【小】

一提到“参”,大家就会想起人参、党参、花旗参、西洋参、高丽参等“补气”之参,而事实上,“参家族”的成员有很多,它们的擅长的领域也各有不同,比如适合儿童的太子参,养肺滋阴的沙参,活血化瘀的丹参,滋阴降火的玄参,以及这“味比黄连苦,功如人参强”的苦参。

基本概述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别名川、凤凰爪、牛参、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或白茎。本品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功能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主治湿热之痢疾、黄疸、赤白带下、阴疮湿瘁、皮肤癣疹瘙痒、恶疮、瘰疬等病症。

典籍记载

1、《本经》: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2、《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亦,疗恶疮下部匿,平胃气,令人嗜食。

3、《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

4、《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躁生疮,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

5、《唐本草》:治胫酸,疗恶虫。

6、《本草从新》:燥湿,胜热,治梦遗滑精。

具体功效

一、抗菌消炎

药理学研究表明,苦参中含有的生物碱对细菌有抑制作用,例如变形菌、葡萄球菌等具有抑制作用。所以临床上苦参一般用于抗菌消炎,对痢疾细菌、妇科炎症有明显的治疗功效。

二、抗肿瘤

研究发现苦参碱液具有抗癌活性,对于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试验中也证实了苦参对多种癌细胞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三、安神镇痛

苦参也具有一定的安神镇痛的功效,并且还能够镇痛疗效也较为显著。

四、驱虫

苦参中的生物碱成分也具有驱虫的功效,可以麻痹寄生虫的神经系统,降低寄生虫的附着力和寄生虫的活力,通过代谢将寄生虫排出体外。

使用方法

1、苦参茶

组成:苦参、茶叶等分。

制法:用苦参、茶叶各100克,研成粗末。每取20克,放热水瓶中,冲入半瓶沸水,旋紧瓶塞,10-20分钟后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泻火。

2、苦参末

将苦参30克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每天2-3次,连续使用1-2周,可显著改善湿疹的症状。

注意事项

本品苦寒败胃损肾,脾胃虚寒、肾虚无热者禁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END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