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暑气未全消而秋燥渐起,学子们重返课堂,面临学业压力与季节更替的双重挑战。此时合理运用中药与药膳进行调理,能有效增强体质、提高注意力,为整个学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认为秋季主燥,肺气当令,而学生久坐少动,思虑过多,易耗气伤阴。故药膳调理当以润燥养肺、宁心安神、健脾益智为主,兼以适度补充元气。
1、润燥养肺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易伤肺津,可多见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宜用甘润之品。
推荐药膳
百合银耳羹:取百合15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文火慢炖至羹状。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滋阴润燥,此羹清润可口,宜每周食用2-3次。
2、宁心安神助睡眠
学业压力易导致心火亢盛,出现心烦失眠、多梦易醒等情况,影响日间学习效率。
推荐药膳
莲子心枣汤:莲子20克、酸枣仁10克、大枣5枚,共煮成汤。莲子健脾安神,酸枣仁养心敛汗,大枣补中益气,合而能宁心神、助睡眠,尤适合睡前一小时温服。
3、健脾益智增记忆
思虑伤脾,加之暑期冷饮可能损伤脾阳,开学后常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
推荐药膳
山药黄芪粥:鲜山药100克、黄芪10克、粳米50克,共煮为粥。山药健脾益肾,黄芪补气升阳,此粥能增强消化功能,提高学习耐力,可作早餐经常食用。
4、补气提神抗疲劳
长时间学习耗气伤神,易出现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需适当补气提神。
推荐药膳
参芪炖鸡汤:党参10克、黄芪15克、枸杞子10克、鸡肉适量,炖煮1-2小时。党参补中益气,黄芪固表益气,枸杞滋补肝肾,合而能有效缓解疲劳感,每两周食用一次即可。
药膳调理贵在坚持与适度,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若体质偏热者,应减少温补之品;体质偏寒者,可适当增加温热食材。此外,药膳虽好,不能替代均衡膳食,仍需保持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的充足摄入。
新学期伊始,让传统智慧融入日常饮食,助学子们身心安康,学业精进。
中医治病需辨证施治,因个体差异,服用中药前,建议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和中药师!要想学到更多中医药知识,请持续关注鹤山市中医院公众号哦!
Ps: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供稿:药剂科梁青霞 审核:胡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