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入药始载于《本经》,名为豹漆,《纲目》曰:“此药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后世本草书籍均名为五加皮。
中药五加皮,别名豺漆、五花、追风使、南五加皮,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夏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典籍记载
《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芴,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本草再新》:化痰除湿,养肾益精,去风消水,理脚气腰痛,治疮疥诸毒。
《别录》: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药材性状
呈长筒状,多为双卷,少数为片状,筒径0.3-1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纵向稍扭曲的竖沟及横向长圆形皮孔,内表面淡灰黄色或灰黄色;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辛而苦。
性味归经
味辛、苦、微甘。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药膳推荐
五加皮药酒
制法:五加皮50g,白酒500ml,浸泡7日。
适用:风湿疼痛、疲劳乏力者(每日10-20ml)。
五加皮炖猪骨
配方:五加皮15g,猪骨500g,红枣5枚,生姜3片。
功效:强筋骨、补气血,适合中老年人或产后体虚者。
五加皮粥
制法:五加皮10g煎汁,与粳米100g煮粥。
适用:水肿、脚气病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的人群,应谨慎服用。
附:
香加皮:来源于萝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剥去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直径1~2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本品有毒,功能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用量3~6g。
中医治病需辨证施治,因个体差异,服用中药前,建议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和中药师!要想学到更多中医药知识,请持续关注鹤山市中医院公众号哦!
END
(供稿:药剂科梁青霞 审核:胡妙珍)